May 1999, 中華管理評論
Nov.2, No.4, pp.105~114

網際網路在銀行業的影響與擴散作用:探索性研究

Perceived Impact and Diffusion of Internet Adoption in
Banking: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黃照貴
Chao-Kuei Huang
高苑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科講師

張海青
Hi-Ching Chang
國立成功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E-mail: echo@mis.kyit.edu.tw


  本文係針對網際網路在銀行業的認知影響與擴散作用作探索性的研究。針對20家銀行,採用訪談及問卷調查兩種方法以提供質與量的分析比較;其次透過銀行界專業人員認知,歸納出網際網路在銀行組織作業程序及組織經營兩方面影響的意見,以充份提供銀行業發展網路銀行與其他產業在運用網路科技時參考。研究發現(1)在組織作業程序的影響:包括營運成本下降、組織效能提昇、銀行業務的轉型及績效提昇;(2)在組織經營觀點的影響:包括行銷新媒體、銀行獲利能力、市場佔有率、網路上金融商品組合、策略聯盟的機會、顧客關係建立、顧客的滿意度及跨國營運的機會等。文末提出銀行實務界對於網路銀行未來發展的六項建議。

關鍵字:網路銀行、網際網路、擴散作用

 

Abstract

  The impac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 organizations has long been an importance issue from the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Internet adoption that focus mainly on marketing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re has not been much research on Internet adoption impact on banking. Based on a study of Internet adoption in 20 Taiwan-located banking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ports a major part of its finding: Internet adoption’s impact and diffusion into those organization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re is a general tendency that Internet adoption benefits are perceived in business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aspects. The suggestions of Internet banking are concluded in the final section.

Keyword: Internet banking, Internet adoption, Internet diffusion

 


壹、前言

  Roger(1962)提出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架構共分成五個階段:察覺(Awareness)、興趣(Interest)、評估(Evaluation)、試用(Trail)與採用(Adoption)。網際網路的擴散作用也可採用Roger 的理論分析,銀行界第一個成功案例是Mahan(1996)於1994年在「低成本的通道上,遞送財務服務」的觀念下,開始於網際網路上成立第一個虛擬銀行SFNB(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本身架構簡單,相關業務透過委外合作的營運方式,以外包方式來降低銀行本身經常費用的龐大支出;該行的網路服務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提供支票帳戶、貨幣市場帳戶、定存項目,市場定位為「即時銀行、低手續費」來吸引顧客。第二階段推出信用卡商品、支付利息的支票帳戶和活期存款等項目;第三階段擴大委外合作,嘗試異業結合的策略聯盟經營方式,提供仲介業務及保險服務,實行成效顯著。SFNB發展過程呼應創新擴散理論架構,並且已有實際成效。

  方國定及吳智鴻(民87)研究影響連鎖業的WWW擴散程度因素包括企業引進新科技的態度、決策者支援的程度、資訊科技的有效性、資訊科技的正式化程度、資訊科技的選擇、產業競爭的程度與環境的複雜程度。根據此研究結果,再反觀銀行業的現象,也具有相似性,如陳一圈(民86)針對國內11家銀行之研究。根據蕃薯藤搜尋引擎顯示,目前國內已有38家銀行提供網站首頁,比例高達54%;其中有部份銀行提供2個以上不同類別的網站服務,例如將銀行、電子銀行與信用卡分別設置在不同網站;未設置網站的銀行比例達46%。銀行業採用網際網路的比例已超過五成,而尚未採用者僅有四成多,由此可知網際網路的擴散作用在銀行業是相當顯著的。學者Angelides(1997)也指出網際網路的領先產品或服務,包括電腦及週邊設備、軟性產品如軟體、旅遊服務、保險及理財服務。

  基於SFNB這個成功的案例及之前的相關研究,本研究係針對網際網路在銀行業的影響與擴散作用作探索性的研究。

  本研究目的如下:

  1. 透過銀行專業人員的主觀認知,歸納出網際網路在銀行組織作業程序及組織經營兩方面的影響狀況,以充份提供其他產業在運用網路科技時參考;
  2. 提出銀行業在網際網路擴散作用之下,未來的發展方向,供其規劃網路銀行時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 網際網路應用程度(Internet adoption)

  Koh & Baltazard(1997)研究顯示企業界在網際網路科技的功能性的應用,包括收集行銷資訊、銷售產品、以及建置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 ,依其應用範圍可加以命名為資訊提供型(Informational)、網路交易型(Transactional)及網路作業型(Operational)。Cronin(1996)提出企業在受到組織內外在因素影響之下,會開始採用網際網路協助商業活動,特別在市場滲透、降低成本/提昇效能、產品轉型機會以及營運績效改善等項目。Saw & Gardner(1997)提出網際網路可支援組織經營:(1)虛擬價值鍊(virtual value chain) :結合網路訂購、快遞運送及信用卡付款的活動、(2)發展數位化的商品、(3)提供網路上差異化的產品/服務、(4)網路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分析、(5)利用資訊科技作為溝通工具:電子郵件、顧客線上問卷、線上聊天室等互動式溝通、(6)改善作業方式及工作流程、(7)運用網路強化跨組織的合作及發展虛擬企業等。Poon & Swatman(1997)針對澳洲23家小型企業運用網際網路做個案分析,歸納出網際網路是有效溝通媒介(非同步溝通,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及多媒體型態)、管理階層對於網際網路的推廣運用、使用網際網路的的認知利益、產業及產品的特性、網際網路與內部系統的整合以便於管理、運用創業精神以經營網際網路。根據上述的觀點,網際網路對銀行業的影響,可以歸納為協助商業活動及組織經營兩方面,至於功能及定位,本研究將逐一探討。

二、 網際網路擴散作用 (Internet diffusion)

  由於電子市場的特性使然,導致企業進入電子市場首需調整組織結構以因應網路的交易方式。由於組織調整的過程,可分成偶發、對焦、正式化到組織化階段。調整速度會伴隨著企業涉入網路的正式化程度而定。衡量正式化程度,包括提供的商業活動、人員的編制、是否發行正式文件、編製人員的專業程度、網路科技應用的成熟度以及是否編製專款的資金預算等。因此可以瞭解企業進入新市場的投資過程中,無論是組織架構、投入人力、運用技術、以及資金分配都是採取漸進式的行為(Parsons, et al., 1998; Strader & Show, 1998)。Poon(1997)提出企業運用網際網路是為追求成本/效能的潛在利益。因此運用策略也是採取局部試行(selective local integration)到全面採用(full local integration),以達到企業追求成長的目的。使用網路的直接效益,如節省溝通成本、產生短期收入、提高顧客再光顧率、提供服務新通路;間接效益包括提供企業潛在機會、廣告及行銷管道、企業轉型及正式化通路等。

  銀行業本身具有二項特性,所以適合在網際網路上開發商品及提供服務:(1)金融商品不需實體配送、可以直接試用、產品功能明確等屬性(毛穎崙,民84);例如電子錢(e-cash)、電子銀行(e-banking)、電子採購(e-procurement);(2)客戶與銀行有高度資訊互動的需求,如查詢利率、匯率、票據交換結果、國外信用狀等。例如線上查詢、線上交易活動、互動式的理財資訊服務、電子銷售點服務(e-point-of-sale)。


參、研究設計與發現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針對網際網路擴散作用,對銀行實務界的影響。資料收集方式採用現場參觀訪問及問卷調查,依據「台灣地區現行金融體系」所列的金融貨幣機構為研究對象,對全國71家銀行總行寄發問卷,於民國87年7月初寄發預試問卷,8月寄發正式問卷,填答有效問卷共有20份,回收率為28.16%。問卷部份主要收集網際網路對銀行的影響與擴散作用。

  共有6家銀行接受訪問,類型分別為中小企銀、省屬行庫、外商、民營及新商業銀行各一家。受訪主管職級有副總經理、副處長、資訊中心專員及經理、企劃部經理及科長等,每家銀行訪談時間約2至3小時。面對面訪問及電話訪談,期間從民國87年7月至8月底。訪談重點主要在瞭解個別銀行專業人員的意見,及負責執行者推動過程所面臨的問題。訪談內容主要參考陳光遠(民86) ,包括以下六部份:

  1. 如何設定網路銀行之目標,是否有配合機構的整體目標;
  2. 是否評估組織內外環境因素,尋求成立網路銀行之機會;
  3. 是否評估現有資訊資源以研擬網路銀行之策略;
  4. 執行網路銀行的具體成果;
  5. 追蹤網路銀行的經營績效;
  6. 探討網路銀行的未來發展。

二、研究發現

本研究結果如圖1所示,以下分別敘述

 

wpe10443.gif (35122 bytes)

圖 1 網路科技的擴散作用

 

  歸納網際網路在銀行的擴散作用之下,對於銀行商業活動程序的影響,做進一步的分析,結論可分成兩方面的影響,組織作業程序改變以及組織經營觀點兩方面,以下分別敘述。

(一) 組織作業程序的觀點

  根據附錄的問卷調查結果有七成以上銀行「同意」或是「非常同意」網際網路在作業程序上的影響。項目包括:

  1. 減少人員教育訓練成本,平均數為3.7,標準差為.19。
  2. 節省人員雇用成本,平均數為4.0,標準差為.15。
  3. 縮短交易作業時間,平均數為4.1,標準差為.16。
  4. 延長銀行服務時間,平均數為4.25,標準差為.12。
  5. 增加總行權限,平均數為3.55,標準差為.15。

綜合訪談結果,支持問卷調查的結論,但又增加銀行業務轉型。總結在組織作業程序的影響包括:降低營運成本、提昇組織效能、協助銀行業務轉型、提昇績效四種。節省營運成本範圍,包括減少分行設置的資金及人員費用、交易成本。組織效能提昇,如透過電腦線上審核,可以節省人工層層審核的時間成本。銀行業務轉型,如開發信託業務、線上申請信用卡、購買基金或提供理財諮詢服務等非傳統性的業務,至於傳統存放款業務中的小額貸款申請,審核放貸過程較簡單,也適合在網路銀行中推廣。

以下摘錄部份訪談內容:

某外商銀行副總說:「政府規定在台北市增設一間分行,需先在其他縣市增設5間分行,造成分行設置的成本過高…」

某銀行主任說:「…由於金融商品很難做到差異化…目前三商銀並未將信用卡及信託業務當成主力產品,因此有許多新商銀在這類商品有相當多的創新做法,本行目前與萬客隆量販店合作,推出該店專屬的信用卡,所以廣告宣傳就是一個問題,當然透過網路也是其中一個方案…」

某銀行資訊室專員說:「期貨、選擇權或是外匯透過網際網路下單是一項方便的管道…」

某民營銀行副總說:「本行一貫策略,是採取精簡人力的作法,如何能節省人力成本的做法,本行皆會加以評估可行性…」

某市立銀行行銷科長說:「因為網際網路採用集中處理的作業方式,可以改善各分行分散零星處理的方式。透過線上審核可以輔助人工處理速度。全球資訊網多媒體的介面及整合資料庫管理的功能,應該還可以開發一些新的服務方式,如線上預約轉帳設定…」

(二) 組織經營觀點

  根據附錄的問卷調查結果有六成以上銀行「同意」或是「非常同意」網際網路在組織經營的影響。項目包括:

  1. 整合銀行內外部資訊系統以提高顧客忠誠度,平均數為3.95,標準差為.15。
  2. 開發網路使用偏好者的市場,平均數為3.75,標準差為.14。
  3. 開發電子小額付款的商機,平均數為4.25,標準差為.14。
  4. 在網路銀行上提供部份委外合作或異業結合商品,平均數為3.9,標準差為.14。
  5. 開發數位化的新種業務,平均數為3.95,標準差為.14。
  6. 開發國際化的新業務,平均數為3.7,標準差為.13。
  7. 整合銀行內外部資訊系統以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平均數為4.0,標準差為.13。
  8. 強化運用資訊科技的競爭力,平均數為4.2,標準差為.12。
  9. 增加不同的服務通路,平均數為4.15,標準差為.11。

  訪談結論也支持上述問卷的結果,受訪者對於網際網路在經營觀點的影響層面包括提供行銷新媒體、增加銀行獲利能力、增加市場佔有率、網路上不同的金融商品組合、嘗試異業結合與策略聯盟的機會、建立顧客密切關係、提高顧客滿意度及跨國營運機會。大多數的受訪者均表示,在網際網路現階段的應用,普遍定位在網路多媒體廣告看版,大多提供靜態資料。至於其他功能像轉帳及匯款在技術上已經克服,但必需等到金融法令通過之後,才能正式推出市場。受訪者在行銷策略的影響方面的看法差異較大,部份銀行認為網際網路是行銷新媒體,部份銀行態度較為保守採取觀望態度,認為在政府法令正式開放前並未有太多的想法。部份銀行提到,台灣的銀行界的股東多為企業財團,旗下相關企業基於互惠原則,嘗試與網路銀行策略聯盟,開發同樣客群的市場,這種異業結合的經營方式可以擴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在顧客關係的改變方面,包括顧客不需親自到銀行(可節省交通往返及填表時間)、電子郵件及網站遞送訊息(理財資訊、利率查詢、業務申請的程序說明或是諮詢服務等),這些服務對於偏好使用網路的顧客是相當具吸引力。

以下摘錄部份訪談內容:

某外商銀行副總說:「由於重量級的銀行在市場上較具有競爭優勢,所以銀行間購併的風潮日盛,本行也購併其他銀行,目前政策希望能將企業金融業務轉向消費金融,使市場佔有率能增加,網路銀行是一個機會,讓顧客知道本行已經開始轉型為多元化的市場取向…」

某民營銀行副總說:「目前新商銀思考的方向是如何讓顧客更喜歡銀行的服務,這有許多做法如推出金融商品套餐、或是可以更方便的使用銀行服務、簡化申請手續…」

某市立銀行行銷科長說:「由於本行組織結構與其他銀行不同,本組負責本國貨幣商品規劃,這部份的金融服務要擴及到網際網路上,我們也正在討論可行性,不過上層主管對於網路科技的瞭解程度及支持程度以及資訊部門與我們協調上有部份落差,例如資訊部門計劃88年推出轉帳業務,而我們商品行銷規劃還在做評估…」

某資訊中心專員說:「以往國外分行都是透過傳真將財務報表資料傳回總行列管,現在改採e-mail方式,在資料的完整性方面及重複利用性較高…」


肆、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中之結論大多呼應之前其他學者提出的看法,但在網路金融商品組合異業結合之策略聯盟機會以及跨國營運機會三方面,尚無其他學者提出類似的見解,可從訪談中推導出三個原因,首先是受訪者對於網路銀行是採取領導者(prospector)的積極策略,其發展重點是如何有效在網路上推廣商品,如透過網路使用信用卡購買海外基金就是一例。第二點,銀行多屬於複合式多角化經營的大型企業轉投資設立,故企業本身會將旗下相關事業進行異業結合,互相合作以求雙贏。第三點,跨國營運的觀點,之前雖有許多學者提出,只要在網際網路上設置網站,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公司(Hamill & Gregory, 1997; Hoffman and Novak, 1996; Quelch and Klein, 1996),可以進行全球行銷(Global marketing)。但是本研究之受訪者認為,透過網際網路的快速溝通能力,能有效管理國外的分行,與之前的學者觀點有相當的出入,一個從行銷面切入,另一個則從管理控制層面著眼。

  訪談中也察覺不同經營類型,會影響資訊技術在策略上的應用程度。公營機構因為每項措施的責任歸屬會涉及法律追究,不似民營單位僅需造成策略錯誤的相關人員離職即可,所以在推導網路銀行的過程態度十分保守,並且花費相當時日做內部溝通。外商銀行間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將網路銀行視為防禦性武器,紛紛針對企業顧客及一般顧客推出企業銀行(firm banking)及家庭銀行(home banking)的服務。

  由於資訊科技進步快速以及使用率普及到一般民眾,受訪者均表示網際網路是具有潛力的市場,至於相關的策略擬定,會隨者金融法令的開放程度,逐步運用網路科技來提昇銀行整體競爭力。

由受訪者的意見歸納六點建議:

  1. 運用網路科技的新利器,使外在的環境威脅降至最低:銀行面臨歐元及千禧年的威脅,資訊技術的如何因應是銀行目前思考的重點。所以如何有效導入網路銀行,並且適當的與其他競爭者做好區隔,轉化劣勢成為優勢。
  2. 善用網路銀行,以強化消費金融服務:銀行的競爭態勢由早期聯合壟斷到目前的競爭壟斷,預期未來會逐步邁向完全競爭的市場,這也代表金融服務業競爭日趨激烈,彼此間的市場區隔集定位逐漸模糊。外商銀行本以企業金融為行銷主體,現也逐漸進入消費金融,更多新商銀進入市場,以及政府計劃中輔導信合社改制為銀行的單位,造成消費金融市場逐漸成為爭奪的重心。所以如何吸引廣大零售消費者,行銷通路、企業形象、服務差異化、產品個人化及策略聯盟等皆是金融服務業值得關心的課題。
  3. 電子資金移轉法(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ystem, EFT)逐漸鬆綁,以及政府金融網際網路政策逐步明朗化,將可預期網路化的金融交易會日益活絡。如何做好準備在政策公佈同時也能同步實施,將可獲得市場先機。
  4. 網路銀行之客層分析:由於金融商品無法做到明顯差異化,所以如何使商品讓顧客很方便的使用,是銀行競爭的發展重心。網路銀行的運用除行銷通路及廣告之外,尚可提供的時間便利性如延長銀行服務的時間,全年365天24小時營業、提供互動式的服務型態,並能加強關係行銷,保留顧客所有使用金融商品的消費情報,進而開發適合顧客需求的新商品。
  5. 降低分行設置的障礙:外商銀行由於分行數目少,市場定位多以企業客戶為主,目前由於競爭態勢漸趨激烈,也逐步將消費金融納入,所以提高銀行的企業形象、增加商品服務的知名度,就是第一個課題,除了傳統的宣傳手法及密集媒體曝光率之外,通路的問題也愈趨重要。新商銀在研究調查中,也表示通路的成本及地點選擇是一個進入障礙的重要因素。
  6. 結合策略聯盟提供百貨化的服務:結合已有的企業銀行服務、資訊系統提高顧客的忠誠將能可使利潤最大化,而不是如同現在情勢多家銀行共同分享一個企業顧客,並進而結合策略聯盟的優勢,使市場最大化。

  由於網際網路應用在國內尚屬於萌芽階段,金融機構對於涉及金錢交易安全性的態度比其他產業更形保守,所以本文無法提供大規模的數據及詳盡分析,建議後續研究者在銀行業擴散程度到達普及化時,再做更進一步的相關研究;如組織內外驅動因素的影響狀況與網際網路應用績效評估。亦可針對服務業與製造業在網際網路應用的差異性,做進一步的分析。


伍、附錄

附錄1 網際網路科技的認知影響

 

N

Min

Max

Mean

Std. Dev.

% of “同意” “非常同意”

減少人員教育訓練成本

20

2

5

3.70

.19

.86

縮短交易作業時間

20

2

5

4.10

.16

.72

增加總行權限

20

2

5

3.55

.15

.69

整合銀行內外部資訊系統以提高顧客忠誠度

20

2

5

3.95

.15

.69

節省人員雇用成本

20

2

5

4.00

.15

.65

開發網路使用偏好者的市場

20

2

5

3.75

.14

.64

開發電子小額付款的商機

20

3

5

4.25

.14

.64

在網路銀行上提供部份委外合作或異業結合商品

20

3

5

3.90

.14

.64

增加電腦線上審核的權限

20

2

5

3.75

.14

.64

扁平組織層級

20

3

5

3.80

.14

.62

開發數位化的新種業務

20

3

5

3.95

.14

.60

減少分行設置成本

20

3

5

4.05

.14

.60

開發國際化的新業務

20

3

5

3.70

.13

.57

整合銀行內外部資訊系統以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20

3

5

4.00

.13

.56

延長銀行服務時間

20

3

5

4.25

.12

.55

強化運用資訊科技的競爭力

20

3

5

4.20

.12

.52

減輕分行的業務負擔

20

3

5

4.15

.11

.49

增加不同的服務通路

20

3

5

4.15

.11

.49

可開發數位化的商品及服務

20

1

5

4.00

.19

.86

可24小時365天全天候全年交易

20

2

5

3.90

.18

.79

縮短客戶交通、交易、填表等候時間

20

2

5

3.85

.17

.75

簡化櫃檯作業

20

2

5

3.70

.16

.73

降低成本

20

3

5

3.85

.13

.59

提供不同語系的網站首頁, 為邁向國際化作準備

20

3

5

3.80

.12

.52

提昇銀行競爭力

20

3

5

4.20

.12

.52

可以提高作業效率

20

3

5

4.05

.11

.51

提高顧客滿意度

20

3

5

4.15

.11

.49

設立網際網路的網站,可以開發潛在客戶

20

4

5

4.20

9.18E-.2

.41

資料來源:問卷調查


陸、參考文獻

  1. 方國定、吳智鴻,「影響企業全球資訊網擴散程度之因素探討:以連鎖業為例」。管理與資訊學報,民國87年,第3期,97-126頁。
  2. 林隆潤、王維德,「進入電子銀行服務時代之衝擊與挑戰」。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2年,第6期,:114-119頁。
  3. 孫一仕,「金融服務新風貌-電子銀行業務面面觀」。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4年,第3期,16-22頁。
  4. 孫一仕,「國外電子銀行業務發展現況」。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4年,第3期,28-32頁。
  5. 孫一仕,「電子銀行資訊安全淺論」。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4年,第3期,33-40頁。
  6. 張慶光,「金融化服務新趨勢-無人化電子銀行」。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4年,第3期,12-15頁。
  7. 陳一圈,「國內各銀行業運用網際網路的策略觀點」,民國86年,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陳正男、黃文宏,「市場導向之企業文化根源的探討」。輔仁管理評論,民國86年,第4 卷第1期,79-110頁。
  9. 陳光遠,國內大型企業導入網路行銷之研究,民國86年,國立成功大學工管所碩士論文。
  10. 楊雨亭,「我國電子金融發展的遠景」。網路通訊雜誌,民國84年,第3期,23-27頁。
  11. 戴豪君、常天榮、張雅雯,「美國全球電子商業綱要與我國因應之道」。資訊法務透析,民國86年,第12期,16-26頁。
  12. Coyne, Kevin P. & Dye, Renee(1998), “The Competitive Dynamics of Network-Based Business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s, pp.99-109.
  13. Goodman, Richard A. & Lawless, Michael W.(1994),.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Conceptual Models and Diagnostics, New York: Oxford.
  14. Gordon. M. E. & Turner, K.D(1997), “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s Internet advertising: a soci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4(5), pp.362-375.
  15. Hamill, Jim(1997).,”The Intern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4(5), pp.300-323.
  16. Klein, L.R. & Quelch J.A(1997),”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 making on th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4(5), pp.345-361.
  17. Koh, C.E. & Balthazard(1997),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 World Wide Web: a framework of business web use and a study of business web practices”, pp.599-601.
  18. Laitamaki, Jukka & Kordupleski, Raymond(1997). “ Building and Deploying Profitable Growth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Waterfall of Customer Value Added,”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5(2), pp.158-166.
  19. Lian, Tanja(1996), “Huntington Adds Another Piece to the Delivery Channel Puzzle”, Bank Marketing, April, pp.36-41.
  20. Mahan, James S. III.(1996), “ Banking on the Internet at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Journal of Retail Banking Services, 163(3), Autumn, pp.23-27.
  21. Maitka, Amit K(1996)..” Building a corporate internet strategy: the IT manager’s guide ”, Van Nostrand Reinhold.
  22. Marshall Jeffrey(1996).,”Where image is everything”, USBanker, October, pp.33-39+80.
  23. Mcelroy, D. and Turban, E.(1998),. “Using Smart Card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8(1), pp.61-72 .
  24. Nath, R. et al.(1998),”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 Internet: Issu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8(2), pp.91-101.
  25. O’connor, Gina Colarelli & O’Keefe, Bob.(1997)”Viewing the Web as a marketplace: the case of small compan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1, pp.171-183.
  26. Oliver, Richard L., Rust, Roland T., & Varki Sajeev(1997), ”Customer Delight: Foundations Findings, and Managerial Insight”, Journal of Retailing, 73(3), pp.311-336.
  27. Pant, Somendra & Hsu, Cheng(1996), “Business on the Web: strategies and economics”, 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28, pp.1481-1492.
  28. Parsons, Andrew, Zeisser, Michael, & Waitman, Robert(1998), “Organizing Today for the Digital Marketing of Tomorrow”,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Winter, 12(1), pp.31-53.
  29. Paul, Pallab(1996),”Marketing on the Internet”,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3(4), pp.27-37.
  30. Poon, Simpson(1997),”Small business use of the Internet Findings from Australia case studie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4(5), pp.385-402
  31. Reidenbach, Eric(1994),. “The Bank Marketing Handbook”, Chicago: Probus.
  32. Roberts, M. E(1997),”Expanding the Role of the Direct Marketing Database”, Journal of direct Marketing, 11(4), pp.26-35.
  33. Rucci, Anthony J., Kirn, Steven P. & Quinn, Richard T(1998),. “The Employee-Customer- Profit Chain at Sea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pp.82-97 .
  34. Schneider, Howard(1996).,”On-line in Oz”., Mortgage Banking., May, pp.14-19.
  35. Shaw, Michael J, Gardner, David M. & Thomas, Howard(1997),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1, pp.149-156.
  36. Strader, Troy J & Shaw, Michael J(1997),.”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market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1, pp.185-198.

[ 回目錄 | Top ]